
虽然最近上海特斯拉的消息盖过了蔚来,但对于我们复材行业,特别是碳纤维复合材料对蔚来的ES6更为关注,毕竟ES6国内第一个量产碳使用纤维部件的车型。
碳纤维在汽车上的使用一直存在着技术瓶颈,无法满足汽车产业的节拍要求。当然宝马的i3、7系列有一些经验,但那是宝马的核心技术,外人无从得知。而国内的企业更是差距明显,很多做碳纤维汽车部件还停留在VARI、RTM、热压罐方面,根本不具备量产性!

这一段时间一直关注蔚来ES6的情况。从车的角度来说,ES6指标不错:综合工况续航里程510km,百公里加速4.7秒,百公里制动距离33.9米,整车抗扭刚度高达44,930N·m/deg,性能比肩赛车。
这对于一款新上市的SUV车型来说,成绩还是比较理想的。而我更关心的ES6的碳纤维部件。我关注的是它实现的月均交付量近些月基本上突破了2000辆,也意味着碳纤维部件满足了汽车的节拍要求 。

据负责本项目的魏斌博士介绍,ES6后端多数的关键负载由碳纤维后地板承受,蔚来ES6的碳纤维后地板总成、碳纤维座椅板总成、碳纤维后地板横梁总成三大部件,三个总成共4个碳纤维部件组合在一起。经过NIO全球测试证明,碳纤维后地板的使用让车身整体的扭转刚度更高,被动安全性能提高,整体耐久性也得到很大提升。

据项目负责人介绍本项目实现了碳纤维复合材料在汽车上的高效率、低成本的应用,目前一个碳纤维部件生产周期小于10分钟。那么我们就按照每月2000台车算的话,8000个部件,8000÷30÷24=11.111,也就是每小时做11件,即使一模两穴,也要5件,大约10来分钟一件,何况车要保证一定余量,而且还是不一定24小时工作,几分钟一模,基本上可以满足汽车的节拍要求了。

碳纤维后地板嵌入到全铝车身中,比铝合金减重30%以上,与相同体积的高强度钢相比,重量仅是它的1/5。正是正是这种创新设计,依赖于碳纤维的优异性能,es6综合性能优异。

随着ea6这个项目的成功,相关技术可以在行业内推广,而国内会有更多的车企尝试使用碳纤维。这样碳纤维在汽车中的应用可以茁壮成长,普及开始,我想这不仅是蔚来自身的成长,更是给中国未来的汽车轻量化领域,带来了给新的生命力。想到这份责任,突然觉得作为蔚来车主有种使命感了。
数年前,就结识了中国汽车材料网boss,也一路是见证其成长为国内汽车领域有影响力的技术专业性网站。我从订车到买车,至今天一直“实操”蔚来,都会常与他交流。有网站会议只要在上海也会去旁听,他私下多次和我说到“蔚来在材料技术领域很值得交流和学习……昨天,他给了我一篇他们网站正在热传的蔚来文章。我拜读完后,第一念想就是要发给蔚来的小伙伴一起分享,告诉你我们的车在技术模块上可以和任何新能源车一决雌雄。
以下摘录中国汽车材料网有关Es6的碳纤维的部分内容,与君共勉,加电。